首页>命理 > 学业文昌 > 一分钟学国学 | 开学季,看看古代大学是什么样的

一分钟学国学 | 开学季,看看古代大学是什么样的

时间:2016-08-31 09:12:21 作者:董易林 浏览:

文/董易林

八月最后一天,有多少背着行李和梦想的年轻人,去到了一个全新的城市,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学习生涯,未来的日子,或许是积攒了一夏日的蓄势以待,或许是重新扬帆起航,不管怎样,大学这个名词,一直是莘莘学子拼命向往的神圣之地。

十年苦读,只为大学!现今这样,古代更甚!暂不说科举考试,关于古代的大学,你又了解多少呢?

跟着小编花一分钟的时间,我们一起品读下具有悠远历史的国学小知识。

\

早在古代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大学这一设置,据《汉书·贾山传》记载,西汉初期,贾山曾上书汉文帝提出“定明堂,造太学修先王之道”的主张。汉武帝元朔元年(前124)经公孙弘建议设立了博士弟子官五十人,复其身,并通过考试劝以官禄,这便产生了博士弟子课试的制度。

由于这些人的学习之地被称为太学,所以他们被叫做太学生,这就是我国古代的第一批大学生。

这些太学生会经由一种抽签考试,将其分为甲乙两科,凡授业弟子“一岁辄课”,也就是说以“一岁”为等级,考过“一岁”者即可 封官,特别优秀者破格录取。这又有点类似我们如今的公务员考试了。

后来太学的规模逐渐扩大,汉昭帝时期仅有一百人,汉宣帝时期就有两百人,汉元帝时期则增加至一千多人,后来“大学扩招”,汉顺帝时期又大规模扩招,“太学有二百四十房、一千八百五十室”,到了汉质帝时期达到了三万多人。

有人会问,这样不停大规模扩招太学,为何不如科举考试出名呢?其实在魏晋以后战乱四起,学校时兴时废,当时的士大夫也大都消极避世,学校也名存实亡了。

后来在南朝时期,国子生经考试达到标准又被授官。唐朝以后的历代封建皇朝,大都在中央设置太学,作为传授儒家经典的高等学府。

最后,既然大学如此重要,谁不希望考一所好大学呢!文昌印,学业提升事半功倍!

\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扫描二维码,可咨询请购!也可咨询姓名、八字、户型风水,幸运的话,还能免费得到老师的八字运势简单分析哦~

\\

*** 郑重声明:转载文章时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出处 ***

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全国加盟商在线客服
Copyright   董易林(北京)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  版权所有.
电话:400 002 1987 电话:15801589511   京ICP备11044027号-4.

关闭